发布人: admin 发布时间:2014-06-07 10:49:18
一般而言,压货是一种营销手法。但是,在实际操作中,压货也是一把双刃剑,如果企业压货不合理,或者目的不端正,就会给自己的产品销售埋下祸害。本期生存调查,电动车时代网将为您带来“大小品牌生死对抗”系列报道的第三篇《生存调查:电动车经销商谨防库存危机》,详细介绍经销商“被压货”的残酷生存现状。
激励政策促经销商压货 市场偏淡竭泽而渔
一线品牌加速扩张,*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对经销商的奖励,通过压货的方式激励他们进行市场开发。站在企业角度看,采用压货方式可以用来促进销售,其出发点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
**、压货是一种内部销售管理的激励机制,主要表现在对内部销售人员的年终奖金上。通过这种激励政策,促使他们进行市场开发;
第二、为企业产品销售旺季、促销活动做好库存准备,防止因物流滞后而出现的断货、缺货现象;
第三、从竞争角度考虑,通过压货方式挤占渠道,防止竞争对手吞噬自己的网络;
第四、促使代理商销售自己的产品,把货物压到代理商或中间商那里,给他们好的政策,迫使他们想办法进行销售。
但从市场的情况来看,由于市场偏淡,断货、缺货的现象少有发生,因此,一般而言经销商压货的原因多为**和第四条,但这无疑是在竭泽而渔透支市场。
经销商代理商被逼无奈 付款期延后危及企业
对于多数的经销商代理商而言,如此透支市场实属无奈之举,但尽管如此,压货的情形仍不可避免。
具体来看,压货指长期或阶段时间内占压着资金、无法销售、无法被周转、不能产生利润的商品。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已经产生了交易行为,但产品被压在经销商手上,货物并没有真正卖出去,滞留在渠道上,堵塞了渠道,本质上还是库存。并且由于产品销售滞涩,经销商的货款缴纳也在拖欠,目前越来愈多的企业将经销商的付款期向后顺延,有的时限甚至长达半年,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。
再进一步,企业收货款受阻,对应的营销活动难以维系,更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中来,这样会让企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,长此以往,渠道受阻后企业必然会由于缺乏资金而死掉。
总体来看,企业要形成规模效益必然会扩大产销,然而市场接近饱和,这必然会为经销商带来巨大压力。要想继续获得利润,必须透支市场,但由于利润率降低,压货严重,经销商盈利也越来越困难,因此向企业的付款期也就向后拖延。而企业的资金链一旦断裂,那么没有了营销、生产、研发等方面的支持,企业也就走向了灭亡之路。由此可见,企业要想避免这种悲剧的发声,经销商的库存以及付款期限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。